2019年可谓是建筑机电抗震行业高速发展的一年,在政策加持和市场提速的背景下,以置华机电为首的技术派,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与规范升级,带领着行业进入新时代。2020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建成全面小康之年。在新年的第一缕晨光中,机电抗震产业已经点燃激情,行业规范将现马太效应,智能化趋势明显,上下游如何迎接产业机遇的新浪潮?
政策力挺:产业进入快车道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建设工程抗震工作。10月9日,司法部公布《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抗震支吊架”等抗震措施在建筑工程中的强制性,明确相关单位法律责任,进一步提升建设工程抗震性能 ,减轻地震灾害风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抗震产业发展和技术研发等再次获得政策加持,也将促进产业规范化发展和市场提速。
2019年11月29日,领导人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同时,我国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借鉴国外应急管理有益做法,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马太效应:龙头企业规模优势凸显
回顾2019年,中国机电抗震人正在追梦的路上奋力奔跑。中国建筑环境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与深圳置华机电再领殊荣,发起主编《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技术规程》,11月,编制会第二次会议在置华机电顺利召开。《规程》的制订对推广和规范电抗震设计与施工技术应用,对进一步提高我国机电抗震设计、施工、检测的标准化和安全性,更好地推动我国建筑抗震事业的发展,提升建筑安全质量,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置华机电,被业界誉为“机电抗震之父”。其起草的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以及自主研发的机电抗震支撑系统深化设计软件及系列抗震构件,填补了国内机电抗震领域空白。
2019年,置华机电工程项目成果有目共睹。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西安丝路国际会展中心、深圳宝安滨海文化公园、深圳技术大学、柳州市民服务中心、滁州高教科创城等大量优秀工程案例遍地开花,再次巩固了置华机电在业内的领先地位。2019年,置华机电还与华侨城集团、华森建筑达成战略合作,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为机电抗震行业和建筑抗震事业打开了新的天地!
展望2020年,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调控政策与行业规范的强化,机电抗震行业集中度将提升,“马太效应”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马太效应”之下,优质资源会向资源配置能力、综合运营能力都较强的企业倾斜,也可以为行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产业升级:云平台全面赋能新机遇
从市场来说,机电抗震设计跨越水、电、风、结构四大专业,节点布置、力学计算、产品性能验算工作量巨大,设计单位要为产品质量、方案合规性承担终生责任。从这个方面来说,谁能够整合资源,提升产业效率,谁就掌握了未来竞争的核心武器。
随着建筑行业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机电抗震行业迫切需要创新和规范化发展。然而,受限于行业内中下游企业普遍实力较弱,对标准的理解不够透彻,一般的企业无法承担起整合全产业链资源的重任。
2018年5月12日,置华机电率先推出了“gb50981云计算平台”,吹响了向机电抗震智能化进军的号角。它以国家强制标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为依据,可以智能、高效、准确地完成机电抗震设计方案,实现自主智能化布点设计、逐点验算、大样图绘制、方案调整、工程量统计、材料清单汇总、工程概算制定,每一步都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大大提升了全系统协同效率,填补了国内建筑机电抗震领域的空白。
2019年11月,置华机电宣布开放旗下gb50981云计算平台。置华机电总裁王野女士表示,这是一个开放性的供应链平台,置华机电将通过重塑行业流程以及精准输出服务技术为行业赋能。未来几年将有望创造数百亿产值。目前,gb50981云计算开放平台目前已吸引了数家设计院及优质供应商成为首批用户。
新的一年,新的征程。新局面、新气象孕育在锐意进取的勇气之中。置华机电正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策马扬鞭,砥砺前行,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探索建筑工程抗震服务,将建筑机电抗震行业的美好蓝图一步一步变成现实。